【平十法的讲解和举例子】“平十法”是小学数学中一种用于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,尤其适用于个位不够减时,通过“借1还1”的方式来完成计算。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减法的本质,提升心算能力,并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运算打下基础。
一、平十法的基本原理
平十法的核心思想是:当个位不够减时,从十位借1(即10),然后把这10拆成两个部分,一部分用来补足个位的差,另一部分留在个位上继续计算。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“借1还1”,即借1后要还1,确保整体数值不变。
例如:
15 - 7 = ?
- 个位5不够减7,于是从十位借1,变成14 - 7。
- 把借来的10分成1和9,这样个位就变成了15 → 14 + 1 = 15,再用14 - 7 = 7,加上剩下的9,得到8。
二、平十法的步骤总结
步骤 | 操作说明 |
1 | 看被减数的个位是否够减。 |
2 | 如果不够减,从十位借1(即10)。 |
3 | 将借来的10拆成1和9,个位加1,十位减1。 |
4 | 用新的个位数减去减数。 |
5 | 得到结果。 |
三、平十法举例说明
题目 | 计算过程 | 结果 |
13 - 6 | 个位3不够减6,从十位借1,变成12 - 6 = 6 | 7 |
17 - 9 | 个位7不够减9,从十位借1,变成16 - 9 = 7 | 8 |
14 - 5 | 个位4不够减5,从十位借1,变成13 - 5 = 8 | 9 |
12 - 8 | 个位2不够减8,从十位借1,变成11 - 8 = 3 | 4 |
16 - 7 | 个位6不够减7,从十位借1,变成15 - 7 = 8 | 9 |
四、适用范围与教学建议
平十法主要适用于20以内的减法,尤其是当个位数小于减数时。在教学中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掌握:
- 实物操作:如使用小棒、计数器等教具进行演示;
- 口诀记忆:如“借1还1,个位补足,十位减1”;
- 反复练习:通过不同形式的题目巩固理解。
五、总结
平十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减法技巧,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减法中的“借位”概念,还能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。通过清晰的步骤和实际的例子,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这一方法,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数学运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