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虎头蛇尾是什么意思】“虎头蛇尾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事情开始时声势浩大、气势十足,但到了结尾却草草收场,缺乏力度,显得不完整或令人失望。这个成语常用于评价事件、作品、计划等的前后发展不一致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虎头 | 比喻开始时非常有力、气势强大 |
蛇尾 | 比喻结尾时力量不足、收尾无力 |
虎头蛇尾 | 整体含义为:开头声势浩大,结尾却草率了事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水浒传》中,用来形容某些人物或情节的起落。
- 用法:多用于批评事物发展不均衡,尤其在写作、演讲、项目执行等方面较为常见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 |
写作 | 一篇文章开头写得精彩,结尾却仓促,被评价为“虎头蛇尾”。 |
演讲 | 演讲者开场热烈,结尾却没总结到位,听众觉得“虎头蛇尾”。 |
项目 | 一个项目开始时投入大量资源,后期却因资金不足而中断,被称为“虎头蛇尾”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前后不一、有始无终、半途而废 |
反义词 | 有头有尾、善始善终、首尾呼应 |
五、总结
“虎头蛇尾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。它提醒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,不仅要重视开端,也要注重结尾,做到前后协调、完整统一。无论是写作、演讲还是工作安排,都应该避免“虎头蛇尾”的现象,以提升整体效果和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