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萧颖士风节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萧颖士风节》是一篇记载唐代文人萧颖士生平事迹的散文,主要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与坚定的气节。文章通过具体事例,展现了他在面对权贵、名利、生死等考验时所表现出的正直、不屈和清廉品格。全文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是研究古代士人精神的重要文献。
本文将对《萧颖士风节》的原文进行摘录,并提供对应的白话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白话翻译 |
萧颖士,字茂挺,梁州南郑人也。 | 萧颖士,字茂挺,是梁州南郑县人。 |
少有文才,性刚直,不附权贵。 | 他年少时就有文采,性格刚强正直,不依附权贵。 |
举进士,调补秘书省校书郎。 | 他考中进士,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。 |
王缙为河南尹,欲引之,辞曰:“吾不愿为他人所用。” | 当王缙担任河南尹时,想提拔他,他拒绝说:“我不愿被别人使用。” |
后以母老乞归养,遂隐于吴中。 | 后来因为母亲年老,请求回家奉养,于是隐居在吴中。 |
郡守尝遣使致礼,颖士闭门不受。 | 有一次郡守派人送礼,萧颖士闭门不接受。 |
曰:“吾非不知礼,然不能以身徇俗。” | 他说:“我不是不懂礼仪,只是不能为了世俗而牺牲自己。” |
其风节如此,士林称其高。 | 他的气节如此,士人们称赞他高尚。 |
三、总结
《萧颖士风节》通过几个典型事例,刻画了萧颖士作为一个有理想、有操守的士人形象。他不慕权势、不贪名利、坚持自我,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尊严。
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更具有思想教育意义,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。通过阅读和理解此文,可以更好地认识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萧颖士风节》的历史背景或人物评价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