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平十法和破十法口诀】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,尤其是学习20以内的减法时,“平十法”和“破十法”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。它们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,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性。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的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。
一、什么是平十法?
定义:平十法是指在计算20以内减法时,将被减数拆分成一个10和一个余数,再用10减去减数,最后再加上余数的方法。
适用情况:当被减数大于10,且减数小于10时使用。
口诀:
> “先拆10,再减减数,最后加余数。”
示例:
15 - 7 = ?
1. 拆分15为10 + 5
2. 10 - 7 = 3
3. 3 + 5 = 8
所以,15 - 7 = 8
二、什么是破十法?
定义:破十法是指在计算20以内减法时,把被减数拆成一个10和一个余数,然后用这个10减去减数,得到的结果再加上余数的方法。
适用情况:同样适用于被减数大于10,且减数小于10的情况。
口诀:
> “先拆10,再减减数,最后加余数。”
示例:
16 - 9 = ?
1. 拆分16为10 + 6
2. 10 - 9 = 1
3. 1 + 6 = 7
所以,16 - 9 = 7
三、平十法与破十法的区别
| 项目 | 平十法 | 破十法 |
| 定义 | 将被减数拆成10和余数,再减 | 将被减数拆成10和余数,再减 |
| 运算步骤 | 先拆10,再减减数,加余数 | 先拆10,再减减数,加余数 |
| 口诀 | 先拆10,再减减数,最后加余数 | 先拆10,再减减数,最后加余数 |
| 适用范围 | 被减数 > 10,减数 < 10 | 被减数 > 10,减数 < 10 |
| 相同点 | 都是基于“10”的分解与组合 | 都是基于“10”的分解与组合 |
四、总结
平十法和破十法虽然名称不同,但本质上都是利用了“10”作为中间桥梁来简化减法运算的过程。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区别不大,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减法的逻辑,提高心算能力。
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,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图形、实物或卡片等工具,引导孩子动手操作,加深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解。同时,鼓励孩子多练习,逐步形成自己的计算习惯。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,结合教育实践与教学经验整理而成,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运算技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