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劳日拙汉语大词典】“心劳日拙”是一个出自《左传》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虽然费尽心思、努力工作,但结果却越来越糟糕,事与愿违。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,“心劳日拙”被解释为“费尽心力,反而更加窘迫”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方法不当、用力过猛却收效甚微的行为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心劳日拙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虽则有心,劳而不功。” |
| 拼音 | xīn láo rì zhuō |
| 释义 | 费尽心力,反而更加窘迫;做事不成功,越努力越失败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因方法不当或用力过猛而导致失败。 |
| 近义词 | 劳而无功、适得其反、弄巧成拙 |
| 反义词 | 事半功倍、得心应手、轻而易举 |
二、成语使用场景分析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 说明 |
| 工作场合 | 他为了完成任务加班加点,结果还是搞砸了,真是心劳日拙。 | 表示努力却未取得预期效果。 |
| 学习过程 | 她反复复习,但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,简直是心劳日拙。 | 强调努力与成果不成正比。 |
| 管理决策 | 领导不断调整政策,但企业状况却每况愈下,这正是心劳日拙的表现。 | 用于批评管理失误。 |
三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“心劳日拙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对“智”与“力”的辩证思考。古人认为,做事不能只靠蛮力和勤奋,还需要智慧和方法。如果一味地用力而不懂得变通,最终只会陷入困境。这种思想在今天的职场、学习乃至生活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四、结语
“心劳日拙”提醒我们:努力固然重要,但方向和方法同样关键。只有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,付出才会有回报。否则,即使再努力,也可能落入“心劳日拙”的境地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古文中的具体出处或相关典故,可查阅《汉语大词典》或《左传》原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