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默而识之识的意思】一、
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,是孔子关于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思想。其中,“默而识之”的“识”字,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。
“识”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,常见的有“记住”、“认识”、“知识”等。结合上下文,“默而识之”中的“识”应理解为“记住”或“牢记”。整句意思是:默默地把所见所闻记在心里。
这句话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积累和静默思考的态度。孔子提倡通过内心的沉思和记忆来深化知识,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在的传授或表面的学习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汉字 | 拼音 | 含义解释 | 在句中意思 | 出处 |
| 识 | shí | 记住、认识、知识 | 记住、牢记 | 《论语·述而》 |
| 默 | mò | 不说话、沉默 | 默默地 | 《论语·述而》 |
| 而 | ér | 连词,表示承接 | 表示连接 | 《论语·述而》 |
| 之 | zhī | 代词,指代事物 | 代指所学内容 | 《论语·述而》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默而识之”不仅是对学习方法的描述,也体现了儒家重视内在修养和内省精神的思想。在现代教育中,这一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记忆的结合,避免浮于表面。
此外,孔子强调“学而不厌”,即不断学习、永不满足;“诲人不倦”,即耐心教导他人。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种理想的学习与教学态度,值得我们深入体会和实践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论语》中其他句子的含义,欢迎继续提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