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国志夏侯惇怎么死的】在《三国志》中,夏侯惇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,以其勇猛和忠诚著称。关于他的死亡,《三国志》记载较为简略,但结合其他史料,可以大致还原其去世的过程。
一、
夏侯惇(?—220年),字元让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,是曹操的早期部将之一,因战功卓著而被封为征南将军、前将军等职。他一生征战沙场,曾多次与吕布、袁绍等势力交战,立下赫赫战功。
据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渊传》附载的《夏侯惇传》记载,夏侯惇在曹丕称帝后,被任命为大将军,地位显赫。然而,他在黄初元年(220年)病逝,享年约六十余岁。其死因并未详细记载,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,可能是因年老体衰或疾病所致。
夏侯惇的去世,标志着曹操旧部中一位重要将领的离去,也反映了三国时期名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夏侯惇 |
字 | 元让 |
出生年份 | 约157年(具体不详) |
去世年份 | 220年 |
所属势力 | 曹魏 |
官职 | 征南将军、前将军、大将军等 |
死亡原因 | 年老体衰或疾病(《三国志》未明确记载) |
主要事迹 | 参与官渡之战、对抗吕布、袁绍等;忠于曹操,勇猛善战 |
历史评价 | 忠诚勇敢,是曹操的重要支柱之一 |
如需进一步了解夏侯惇的生平事迹或与其他三国人物的对比,可参考《三国志》及《后汉书》等相关史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