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青山有幸埋忠骨全诗】“青山有幸埋忠骨”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《谒岳王墓》一诗,原句为: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。”这句诗表达了对忠臣岳飞的敬仰与对奸臣秦桧的谴责。它不仅是一句诗句,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情感和民族精神。
一、诗歌背景总结
这首诗是袁枚在游览杭州岳王墓时所作,借古抒怀,寄托了他对忠义之士的怀念和对奸佞小人的痛恨。岳飞作为南宋抗金名将,因“莫须有”的罪名被杀害,后人对其充满敬仰。而秦桧作为主谋,成为千古罪人。因此,袁枚以“青山有幸埋忠骨”来赞美岳飞的英灵长眠于青山之下,而“白铁无辜铸佞臣”则讽刺秦桧的铜像被铸成奸臣形象,受到后世唾弃。
二、内容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谒岳王墓》 |
作者 | 袁枚(清代) |
出处 | 原诗中的一联 |
原句 | 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。” |
意思 | 青山有幸,能安葬忠良之士;白铁无罪,却铸造了奸佞之人。 |
主题 | 表达对忠臣的敬仰,对奸臣的谴责 |
情感 | 悲愤、惋惜、崇敬 |
历史背景 | 南宋时期岳飞被诬陷杀害,秦桧为主谋 |
文化意义 | 成为后世纪念岳飞、批判奸佞的象征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青山有幸埋忠骨”不仅仅是一句诗,更是中华文化中“忠义”精神的体现。它强调了忠诚、正直的价值观,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与邪恶的鲜明态度。岳飞的事迹激励了无数后人,而秦桧的形象则成为奸诈、卖国的代名词。
此外,这句诗也被广泛用于文学、影视、教育等多个领域,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素材。
四、结语
“青山有幸埋忠骨”一句虽短,却蕴含深远。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,更是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反思。通过这句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,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,铭记历史,珍惜当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