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严选问答 >

成语下里巴人的故事

2025-09-09 23:26:48

问题描述:

成语下里巴人的故事,跪求好心人,拉我出这个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9 23:26:48

成语下里巴人的故事】“下里巴人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通俗、大众化的文化或艺术作品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,反映了古代文人与民间文化的互动关系。

成语出处

“下里巴人”最早出自《楚辞·宋玉对楚王问》。据记载,楚王曾问宋玉:“先生其有志乎?”宋玉回答说:“有。”楚王又问:“何谓‘下里巴人’?”宋玉解释道:“夫‘下里巴人’,国中之俗,街谈巷议,皆是也。”意思是,“下里巴人”指的是民间普通百姓所喜爱的通俗歌曲,与高雅的“阳春白雪”相对。

后来,“下里巴人”逐渐被引申为通俗、接地气的文化形式,而“阳春白雪”则代表高雅、深奥的艺术作品。

成语含义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下里巴人
出处 《楚辞·宋玉对楚王问》
原意 指民间通俗的歌曲或文化
引申义 通俗、大众化、接地气的文化或艺术
对比 与“阳春白雪”相对,象征高雅艺术
现代用法 用于形容贴近大众、易于接受的作品或风格

故事背景

在战国时期,楚国有一位才子宋玉,他才华横溢,但常常受到一些贵族的嫉妒。有一次,楚王问宋玉:“你是不是喜欢那些低俗的东西?”宋玉并没有直接反驳,而是借“下里巴人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。他认为,虽然“下里巴人”不如“阳春白雪”高雅,但它更贴近百姓生活,更容易引起共鸣。

这个故事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分层现象:一部分人追求高雅艺术,另一部分人则更喜欢通俗易懂的内容。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“雅俗共赏”的理念。

总结

“下里巴人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态度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,艺术不应只属于少数人,也应该走进大众的生活。无论是文学、音乐还是其他形式的艺术,只有能够被广泛接受和理解,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。

通过了解“下里巴人”的故事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